7月8日,在阿拉尔监狱民警的搀扶下,年过七旬的肖老太紧握着一面写有“救人于命悬一线金多多配资,爱民如大海情深”的锦旗,走进了监狱接待室。
当见到佳木斯监狱外派民警杨德原的那一刻,老人激动地握住他的双手说道:“终于让我找到你们了!你们是我们家的救命恩人!要不是你们出手相救,我家老头子那天可能就没命了!”
这感人的一幕,要从端午节那天说起。
“救”在一瞬间
5月31日清晨,正值休息的杨德原和刘嘉程前往阿拉尔市中心农贸市场采购端午食材。刚走到市场东门,一阵急促、尖锐的呼救声打破了市场的平静。“老头子!你怎么了?吐出来,快吐出来!有没有人能帮忙?救命啊!救命!”老人一边拍着老伴的后背,一边大声喊道。
二人循声跑去,拨开围观的人群金多多配资,只见一位老人身体前倾,面色发紫,双手紧紧扼住自己的脖颈,几乎无法站立。身旁的老伴急得直掉眼泪,周围人群虽多,却一时无人敢上前施救。
危急时刻,二人果断判定老人应为气道梗阻。去医院已然来不及,时间越久越危险。利用以往在单位所学的急救技能,二人迅速配合开展施救,以“海姆立克急救法”环抱老人腰部,双手握拳顶住其腹部,用力向上冲击,“一下、两下、三下……”
随着‘噗’的一声,一块拇指大小的肉块被咳出,老人终于恢复了正常呼吸,脸色逐渐好转。待巡逻民警赶到后,他们便悄悄离开了现场。
老人苦寻救命恩人
获救的老两口心中始终惦记着救命恩人,他们连续多日在市场打听,凭借模糊的记忆向巡逻民警描述了救命恩人的衣着和体貌特征。经过多方辗转,线索最终指向了阿拉尔监狱。当杨德原来到单位接待室,肖老太一眼就认出了他:“对!是他!一个多月了,我们终于找到你们了!”
“因为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所以二老来给我送锦旗的时候,确实很意外,但是也很高兴很紧张。”杨警官向记者表示,“事后同事和好朋友聊起来,都觉得我俩有点鲁莽。最起码得有一个人在旁边录一下视频,万一出现了别的问题怎么办?”的确,近些年关于见义勇为争议颇多,杨警官坦言:“这种顾虑我确实也有一点,像我们没经历这个事的时候,都知道应该录像取证什么的。但到了那个时候根本没时间想这些东西,情况太紧急了。围观群众都不敢上,那我们就是这样的身份,在做这一行之前就想过会有这种情况了。”
儿时梦想照进现实
晚上7时40分的阿拉尔市气温仍然高达36度,窗外艳阳高照,是和故乡佳木斯完全不同的风景。
杨德原2007年从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毕业,今年40岁。父母都是警察的他,在这一领域已经工作将近20年。谈起当初为什么决定做警察,他说:“父母都是警察,从小就耳濡目染,所以自己也有这方面的一个理想。”另一位刘嘉程警官2023年进入监狱系统做监狱警察,作为00后,他年轻活泼却不失沉稳。当被问到为什么选择做警察,他说:“从小我就很崇拜人民警察,最开始只是觉得这身衣服漂亮有气质,现在感觉到这身衣服的责任了。”
两位警官尽管年龄阅历各有不同,但在很多问题上,他们的回答却十分相似。
“我觉得有些身份是要有使命感和信念感的,像咱们现在这个社会金多多配资,多一些温暖在里边,不是才能越来越好嘛。”(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世光 实习生 杜可心)
启泰网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