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热浪挡不住浙建工匠学校里的专注万无优配,9岁的言言小手紧握着木槌,在浙江省手工木工特级技师、浙建集团子公司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浙江建工”)木工班班长程泰德手把手的指导下,将锥子对准木料上的标记点,一下下地敲击,木屑随着敲击声轻轻弹起,一个迷你小木凳的雏形渐渐显现。
这是浙建集团“鲁班研学工坊”现场,也是2025年浙江建工“小候鸟”夏令营开营第一课。“小候鸟”们拿起木工工具,制作属于自己的小木凳。
体验完“手上功夫”,“小候鸟”们走进了由浙江建工承建的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中国伞博物馆。置身于充满历史韵味的建筑空间,触摸着厚重的砖石木构万无优配,听讲解员娓娓道来建筑背后的故事。
今年浙江建工“小候鸟”夏令营因“鲁班研学工坊”的启用实现了华丽升级:它不再是简单的托管,而是化身匠心传承的启蒙课堂。同时,创新打造了“短期研学+长期看护”活动形式。“把孩子送到托管班,有专业老师照顾,还能学东西,比在家放心多了,我们干活也踏实。”正在项目一线忙碌的职工尹长剑说。
浙江建工工会负责人表示,此次“鲁班研学工坊”的启动和“小候鸟”夏令营的升级,是浙建集团深化“同心同行”专项行动的关键环节,也是积极打造浙建“家文化”、创新“家属开放日”品牌的具体实践,“我们希望通过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到的体验,给‘小候鸟’们留下一段充满乐趣和收获的回忆,在他们心里悄悄种下一颗‘匠心’的种子。”
(浙江工人日报记者邹伟锋 通讯员郑晨婧 吴佳妮)万无优配
启泰网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